为深化产教融合,推进现代航海人才培养模式创新,2025年3月17日下午,机电学院组织轮机工程技术专业部分学生和专业老师赴南京新生圩码头,登上南京两江海运股份有限公司旗下“长欣门”轮开展实践学习活动。这场精心组织的实践教学活动,标志着校企双方在协同育人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
【实践教学:沉浸式体验航海科技】
在“长欣门”轮专业团队的全程指导下,学生们开启了一场生动的海上实践课堂。大管轮以ME电喷主机为核心,系统讲解了智能化机舱的运行体系,重点演示了燃油管系的闭环管理、滑油系统的智能监控、现代化自动电站并电操作、主机遥控系统智能监控以及新型消防-防污染联控装置的工作原理。大副则通过驾驶台全景操作系统,现场演示了电子海图(ECDIS)、自动识别系统(AIS)与卫星通信设备的协同运作,特别解密了船舶在极端海况下的应急导航策略。
“通过触摸主机的余温,我真正理解了课本上的热力循环原理”。学生代表在参观后感慨道。实践过程中,船舶生活区的标准化管理、船员职业发展路径的专题讲解,更让同学们对航海职业形成了立体认知。
【企业担当:护航航海人才培养】
作为中国海事局连续十年认定的“安全诚信公司”,南京两江海运在业界享有盛誉。此次特别开放旗下明星船舶“长欣门”轮作为实践平台,该轮配备ME电喷主机等先进设备,机舱自动化程度达到行业领先水平,且持有CCS船级社认证的绿色船舶附加标志。公司船员主管表示:“我们不仅提供设备参观,更安排了资深船员担任职业导师,让学生感受真实的航海文化。”
南京港口集团新生圩码头为此特别开通“绿色教育通道”,创新实施“双导师+安全员”保障模式。码头工作人员全程陪同,确保学生在码头上下船过程中的绝对安全,并为他们提供了细致周到的服务。
此次实践教学的成功开展,不仅构建了“校-企-港”三方协同育人新模式,更为服务交通强国建设提供了人才储备。随着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等领域的深度耦合,必将为我国航运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为保障国家航运安全培育新生力量。
(撰稿:周毅 校对:马理胜 审核:孙方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