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7日,一个充满温情与回忆的秋日,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轮机与电气工程学院迎来了阔别四十载的游子——轮机822班的校友们。他们从四面八方重返青春故地,共赴一场跨越时空的约定,在母校的怀抱中重温同窗友谊,再叙师生情。
一、漫步校园,见证崭新气象
重返母校的第一站,校友们在学院志愿者的陪同下,漫步于焕然一新的校园。在校史馆与海事教育博物馆,泛黄的老照片与珍贵的史料瞬间将大家拉回到那段奋发苦读的燃情岁月。在国家级虚拟仿真中心与自动化机舱实验室,校友们实地感受了智能航运领域的前沿科技,对学院在船舶工程、智能传动等方向的科研创新与教学实力赞不绝口。参观结束后,校友们齐聚海立楼前,用一张满载笑容与感慨的合影,定格下这难忘的瞬间。
二、师生座谈,共绘发展蓝图
随后的师生座谈会在海立楼521会议室举行,气氛温馨而热烈。会议由校关工委副主任潘国华主持。轮机与电气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王涛首先代表学院对全体校友的“归家”表示最热烈的欢迎。他在致辞中深情回顾了学院的发展历程,并介绍了近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学院目前在校生达3000余人,师资力量雄厚,拥有博士38名、教授25名;依托国家级虚拟仿真中心等高端平台,在船舶工程等研究领域持续突破,学生荣获国家级项目10余项,人才培养质量广受行业认可。王涛书记强调,校友是学院最闪亮的名片和最坚实的依靠,学院的每一步发展都凝聚着校友们的支持与奉献。他诚挚邀请大家“常回家看看”,继续为学院的未来建言献策、汇聚力量,共同书写轮机与电气工程学院新的辉煌篇章。
座谈会上,当年的班主任与任课老师们也纷纷发言,往事一幕幕重现,真挚的师生情谊感动了在场每一个人。校友代表们则分享了从青涩学子到行业骨干的成长历程,他们由衷感谢母校“五年一更新”的教材体系与注重实践的培养模式,让自己在从机舱管理到船舶管理的职业转型中始终能勇立潮头。
三、同心致远,携手共赴未来
畅谈间,校友们结合自身职业发展,对学院课程优化、产教融合等方面提出了宝贵建议。大家一致认为,面对航运业的智能化浪潮,持续学习与身心健康是事业长青的基石,并表示将加强彼此间及与母校的联系,凝聚校友力量,反哺母校发展。
四十年白驹过隙,改变的是容颜,不变的是情怀。本次返校活动不仅是一次深情的回忆,更是一次力量的凝聚。校友们纷纷表示,将心系母校,与学院同频共振,为共创轮机与电气工程学院更加美好的明天,为服务“海洋强国”战略贡献新的、更大的力量!
(撰稿:孙垚 校对:曹丛烨 审核:许高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