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重点工作】
信息化大赛
电子电气员评估
电子技工考证
【具体安排】
1、信息化大赛(2个项目);互联网+,1个三等,一个冲省赛(5号提交)
2、电子技工考证 7.8-9,理论、英语评估,其与评估10号走~
3、推荐优秀论文(6篇)(电气学院5人评审)
4、18电气自动化班+3个留学生;18船本(电路基础)50分 50.5 2个
本周:1、2020届海船电子电气员评估计划;(宗)
2、2018船本物理实验(南理工)
3、互联网+省赛(材料、演讲、答辩)万、季、范(706会议室碰头)与团委商量
4、督导工作总结(2015-2019.2)已提交质评处
◆7月2日 星期二
上午体检
下午1:30 卓越海员会议(其中检查专题会)行政楼201
下午3:00 境外研修人员会议 行政楼201
办公楼201
主持:陈晓琴院长 参加人员:水上专业副院长
议题:中期检查
主要内容:
1、单位自检,对照备案任务书,总结试点经验,撰写自检报告
2、分工: ①总报告 刘晓峰
②案例、支撑材料,刘文科,陈永(案例)
支撑材料:孙建明,季明丽,刘文科
3、对照自查报告、支撑材料要求,将本专业具体情况罗列出来
(照片,事例,案例提供)实习手册,实习方案(丰年)运行材料,图片
制度、材料、清单
陈院:4、清单罗列要清晰;
二级学院情况总结;(7.20)课程、人才培养方案
下午3:00办公楼201 2019年第一批进外研修人员座谈及培训会
主持:陈晓琴院长
议题:处境互访,长期实践;
陈:抓师资队伍建设;<教师实践,博士,>
动员会:1、外事纪律宣贯
2、了解近年来境外研修情况、想法、打算、支持
一、2018年个人收获建议
二、2019年出境团长做表态
吕处:一.2017年~启动2018拓展2019提升
2017年三个团共21人,新加坡、台湾
2018年26人,加拿大、英国、马来西亚、美国
费用支持:21天内、学校付
3~12月,总支持1年20万 基本生活学术等开支
三.
2019年5个团,国际化行动计划,成果质量
2018交流
胡小礼: 文化差异、英语关;学习英语能力需强,任务量大,衣食住行、保险费、住宿?交通?(车)注意安全(美)
王宜翠:加拿大之行、专业教育、理论方法、专业建设、实训教学
教学方法 实训教学需突出
万金华:教材、教法 融入课程教学,创新创业大赛(项目化教学)
企业参观路线(落实)
2019美国团:
马来西亚团:刘文科
陈院长:1、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国际化、就业)
海事应用型人才培训
2、珍惜机会,自我革新和提升,思维方法
3、做足功课,分工协作,确保实效
到访国家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学校专业几极性
针对性知识储备
可执行操作的研修计划
4、彰显风采,兼容并叙
5、总结改进、推广发展(培养内容有针对性)
◆7月3日 星期三
1、学期期末总结(教务)
2、2018人才培养方案(海警明天下午1:30)
3、微课大赛(2个专业组/继教组)
4、期末工作量统计
本周拓展:
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
美育工作的意见
教体艺〔2019〕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
高校美育工作与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与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还不相适应,与满足广大青年学生对优质丰富美育资源的期盼还不相适应。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高校美育工作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明德引领风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切实改变高校美育的薄弱现状,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基本原则
坚持正确方向。学校美育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属性,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形成高校学生自觉增强文化主体意识、强化文化担当的新面貌。
坚持面向全体。健全并不断完善面向人人的高校美育育人机制,让所有在校学生都享有接受美育的机会,促进德智体美劳有机融合。加强分类指导,因地因校制宜,鼓励特色发展,形成“一校多品”的新局面。
坚持改革创新。全面深化高校美育综合改革,整合美育资源,全面提高普及艺术教育教学质量,切实推进专业艺术教育和艺术师范教育的改革发展,形成充满活力、多方协作、开放高效的高校美育新格局。
(三)总体目标
到2022年,高校美育取得突破性进展,美育教育教学改革成效显著,师资队伍建设和场馆设施明显加强,推进机制和评价体系日益完善,高校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显著提升。到2035年,形成多样化高质量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高等学校美育体系。
二、高校美育工作的重点任务
高校美育要以艺术教育的改革发展为重点,紧紧围绕高校普及艺术教育、专业艺术教育和艺术师范教育三个重点领域,大力加强和改进美育教育教学。
(一)强化普及艺术教育
普通高校要强化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艺术教育。完善课程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艺术展演“四位一体”的普及艺术教育推进机制。规范公共艺术课程,加强公共艺术课程教材建设,修订《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各高校要明确普及艺术教育管理机构,把公共艺术课程与艺术实践纳入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实行学分制管理,鼓励高校开展学生跨校选修公共艺术课程和学分互认。每位学生须修满学校规定的公共艺术课程学分方能毕业。高校要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质要求,结合自身优势和跨学科特点,针对学生美育的实际需要,积极探索构建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艺术经典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公共艺术课程体系。鼓励学校因地因校制宜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积极探索创造具有时代特征、校园特色、学生特点、教育特质的艺术实践活动形式。开展公共艺术教育微课展示,培育建设一批高质量的美育精品课程。加强高校艺术社团建设,加大从普通在校生中挖掘、选拔、培养艺术团成员力度,带动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学校艺术实践活动要让大多数学生参与其中,享受其中。
(二)提升专业艺术教育
专业艺术教育要创新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内涵建设,突出办学特色,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构建多元化、特色化、高水平,具有中国风格的艺术学科专业体系。专业设置应与学科建设、产业发展、社会需求、艺术前沿有机衔接,加强社会服务意识,增强人才培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契合度,依托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一万个国家级一流专业点和一万个省级一流专业点),建设好国家级一流艺术类专业点。遵循艺术人才培养规律,推动高校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促进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专业课程与文化课程相辅相成,深入实施普通高校艺术相关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高等职业学校文化艺术大类专业教学标准,不断完善艺术专业人才评价标准。提高高校艺术人才培养能力,加强卓越拔尖艺术人才培养,鼓励和支持艺术类高校和综合性大学联合开展艺术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着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培养造就文化底蕴丰厚、素质全面、专业扎实的艺术专门人才。
(三)改进艺术师范教育
高等学校艺术师范专业要凸显师范教育特质。要以培养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为根本,坚定办学方向、坚守师范特质、坚持服务需求、强化实践环节,依托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推进高校艺术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快构建高校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中小学校协同培养的育人机制。支持高校设立并办好音乐教育、美术教育、舞蹈教育、戏剧教育、戏曲教育、影视教育相关专业。建设一批高师改革试点学校,大力开展高校艺术师范专业学生和教师基本功展示活动,引导艺术师范专业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培养造就教育情怀深厚、专业基础扎实、勇于创新教学、善于综合育人和具有终身学习发展能力的中小学艺术教师。
审核人:李秋波 整理:季明丽 数据核对: 张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