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学院2018-2019-2第2-3周教学工作简报

发布者:机电学院发布时间:2019-03-18浏览次数:689


【周重点工作】

转段考试(16级电本)

省技能大赛(3.7--3.10)

党政联席会议

光伏国赛预案

【具体安排】

第二周

上周 总体教学秩序良好  调课多 补考、积欠人次多(出卷规范强调)主课负责人出卷 上学期教学文件再次整理

本周:

1.督导工作计划(两周授课计划)

2、示范课 公开课

3、转段考试(16电本)

4、省技能大赛(3.7~3.10)

5、周一出差杭州瑞亚公司;周二出差常州机电

 

本周四:上海实习船实习事宜(吴俊)1982元/人

基地:车费800元/辆(火车站→码头)

码头→南京3500/辆

2019上半年考证计划(补考+重修)(3.11~13日(报名)→4.8~12日(考试))

 

3月6日 星期三 电气学院1001会议室

党政联席会议

路书记:1.全国两会期间高校稳定会议,政治勤俭,网络安全(密码)学生安全。全校值班,教学安全(实验实训场所)

2.部分考核办法研讨会 重点工作(50%)/常规工作(50%) 满意度达85%以上?

马院:2019年度电气学院重点工作任务分解。

中午1:00 电气学院会议室 1001 全院会议

一.财务处孙处等4人

2019年财务调整、支持;横向课题2万/负责人(内控)

预算:课题、实验室建设、教学科研申报  业务预算|项目预算

服务提升:网上预约、签批。PC/手机App

财务联系人:郭老师 (预约财务咨询)

3月7日-10日  省技能大赛(常州、南京) (通讯稿)(瑞亚、常机电调研)

 

第三周:

1.督导工作手册、教学沙龙、示范课

2.电子电气补考报名;扣费,大证扣费(795+170)

3.教研室工作计划(结合院重点工作)

4.转段辅导费用

5.光伏国赛预案(三人的具体分工,5小时分配)

6.分层教学(17船电)

7.下周四(一天)艇筏辅导,周五上午评估,【17船电1-2】

8. 入学教育上船实习方案(吴俊)

◆3月14日 星期四

教学:

1、17船电分层教学  考证班(1班)、非考证班(2班)

2、3+2转段分析座谈会(16级)

3、下午2:00行政楼201

智能云教室时代实现课堂教学现代化策略分析

主讲:商桑、王君、翟俊男

教师教学评价

一:什么是教学现代化

二:实现课堂教学智能化、现代化途径。

1、人才培养链

2、五纵五横、三位一体教学评价

3、课程建设的三个生态

4、课程实施的大数据构成及来源

5、课程是是大数据对专业、课程支撑作用

6、用课程实施评价现代化带动教学现代化

 

本周拓展:

大学生比赛要怎么玩?

       通过这些活动,我们能够检验自己的科研成果,也能够在这样的活动中与同领域的人交流,了解当前不同高校和科研单位研究的相关内容,学习和借鉴他人有价值的方法和创新,拓展人脉和视野范围。本科生和研究生可以多参加一些全国性的比赛,在比赛的过程中了当下同领域人的工作内容,扩展自己的视野,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成绩不错的话,还可以取得一定的奖励。

       以往,我们总是觉得参加全国性的比赛遥不可及,要达到很高的程度才有机会进入决赛。但事实是要想在比赛中取得十分优异的成绩,没有一点真本事没有一套完整的设备和系统真的很难在科技类的比赛中胜出,但是要想参加这样的比赛,取得一定的成绩还是不难的。一直以来,“挑战杯”比赛深受全国大学生的青睐,一年“大挑”(科技比赛)和第二年的“小挑”(创业比赛)周而复始,总会看到一些十分优秀的作品涌现。初次之外,还有“3D”大赛、各种公司赞助的科技类大赛和创业比赛(可以在加一些具体的名称)。我们可以参加的比赛很多,不要固执地觉得某一项比赛很难就不敢于参加,生命中有很多的机会需要我们自己去把握。

       怎样在比赛中玩得开心呢?下面有一些小锦囊送给大家。(PPT展示,花一个小锦囊,然后加标题的内容)

1.从感兴趣的方向入手。

       不管做什么,兴趣都是十分重要。它能够给予我们更多的动力去做这件事情,纵使遇到困难,我们也能够坚持克服困难,增强我们的动力。不难发现,在科学上有所成就的人,大部分都是由于兴趣,才会在这个领域不断深入,取得一个接着一个的成绩。我不是专业的技术宅,程序猿,但是身边不乏这样的人。看着大家能够因为兴趣深入学习和研究,感觉很是幸福。从兴趣入手,不断深入进去,才能够有所成就。

2.找到适合的比赛类型。

       不同的比赛内容,适合不同专业和不同层次的人参加。比如一些专业技能的操作大赛,如电工大赛、数控比赛,比较适合于职业院校,一些科创类的比赛则比较适合于大学生。此外,根据不同的等级比赛也会有所选择,有时候比赛也会针对初高中生、本科生和研究生分成不同的档次。

怎么挑选比赛呢?那就请多跟自己的学长老师交流了。只有积极主动去参与到比赛中的人,才能够最终在比赛中胜出。那我们学校的情况来说,我们会积极参与挑战杯和创业杯的比赛,近些年来还参与到了3D大赛和智能农业装备大赛。平日里,学校还有一些全国性的英语竞赛、数学建模竞赛、力学竞赛等。是参加科技类的比赛,还是参加知识性的竞赛根据每个专业、每个人的情况也会有所差别。

3.寻找合适的指导老师。

       参加比赛,一般都会有指导老师。老师的存在,有的时候只是一个名字的问题,但是负责的老师会在比赛过程中,给你十分必要的指导。选择一些有比赛和项目经验的老师,并且确定比赛过程中,老师能够给你一定的指导,帮助你们在比赛中更好的完成作品,提升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通常情况下,老师都会根据自己所研究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指导。在选择导师的时候,首先就是要考虑老师是否愿意指导你完成比赛作品,你的比赛与他所研究的内容是否相近。教师虽然是一个无私的职业,但是学生和老师之间不乏存在利益冲突,只有两者契合,才能够达到最佳效果。当然了,如果在比赛中胜出,对老师来说也是一件好事。所以,想要寻找哪个老师指导,就勇敢地去做吧!思考再多,也不如把事情落到实处去。

4.团队合作,发挥自己的优势。

       一个比赛,离不开团队的协调配合。一个十分关键的事情就是如何组队,能够集中大家的智慧和能力。前期的准确已经做好,我们确定好项目以后,就可以根据需要,在班级和学院,甚至大学里面选择,召集一些有意向去做这件事情的人。寻找队友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多方面沟通,请老师和同学帮忙,这样我们能够更快更好的找到能力强,适合自己团队的队友。

此外,在团队中每个人的能力和优势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善于协调和沟通,有的人专业技能比较强,有的人善于创新,有的人会宣传懂制作。发挥出每个人优势,这个团队才能够健康发展。如果自己不善于领导团队,那就请一个会领导的人,也是十分必要的。

好啦,简单地总结这几点,把自己几年来参加比赛的一些经验分享给大家。希望每个积极进取的人,都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领域,发挥自己的优势,在比赛中节节获胜。

 

 

 

审核人:李秋波            整理:季明丽           数据核对:范肖肖 张舒